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经汤

温经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经汤

药方名称温经汤

处方阿胶(蛤粉碎炒)、当归(去芦)、川芎人参肉桂(去粗皮)、甘草(炒)、芍药、牡丹皮,各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炒)三两,麦门冬(去心)五两半。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冲任虚损,月候不调,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过多不止。

又治曾经损娠,瘀血停留,少腹急痛,发热下利,手掌烦热,唇干口燥。

及治少腹有寒,久不受胎。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金匮要略》:温经汤

药方名称温经汤

处方千金调经散(《万病回春》卷六)。

制法吴茱萸9克当归9克 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者。

用法用量上十二味,以水l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养血祛瘀为臣;阿胶麦冬养阴润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半夏生姜降逆温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配,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温经汤

药方名称温经汤

别名小温经汤(《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 桂心牡丹皮莪茂各15克人参甘草牛膝各30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治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致经道不通,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猜你喜欢

  • 大僻汤

    药方名称大僻汤处方升麻5分,干葛5分,羌活5分,防风2分半,甘草6分(半生半炙),柴胡3分,人参5分,白芍5分。功能主治热郁,手心热。用法用量加葱白,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二

  • 加减麻杏石甘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杏石甘汤处方净麻黄1.2克 熟石膏12克 象贝母9克 鲜竹叶30张 光杏仁9克射干2.4克 炙僵蚕9克 白莱菔汁30毫升 生甘草1.8克连翘壳6克薄荷叶3克 京玄参4.5克功能主治治痧麻

  • 痢疾万应丸

    药方名称痢疾万应丸处方茅苍术(米泔水浸,陈土炒焦)3两,杏仁霜(去油净)2两,生大黄(炒)1两,炒大黄1两,羌活(炒)2两,川乌(去皮,面包煨透)1两5钱,生甘草(炒)1两5钱,一方有乌药,无川乌。制

  • 消化汤

    药方名称消化汤处方金银花60克,紫背天葵15克,天花粉9克,当归30克,生甘草9克,通草3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痈。主热毒内盛(酿脓期)。(乳腺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旨》卷七

  • 乱蜂膏

    药方名称乱蜂膏处方乱发、蜂房、六畜毛。制法上烧作灰。功能主治唇黑肿,痛痒不可忍,亦治沈唇。用法用量猪脂和,敷之。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三○○

  • 萝卜牙皂散

    药方名称萝卜牙皂散处方萝卜子4两(用巴豆16粒同炒),牙皂1两5钱(煨,去弦),沉香5钱,枳壳4两(火酒煮,切片,炒),大黄1两(酒焙),琥珀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五臌。用法用量每服1钱,随病轻重

  • 蠲痹饮

    药方名称蠲痹饮处方秦艽1钱,酒芩1钱,羌活6分,苍术7分,酒柏1钱,独活8分,威灵仙1钱(酒炒),木瓜1钱,米仁1钱,红花3分,当归1钱,桃仁7粒(研),枳壳1钱,姜3片。功能主治痿痹。用法用量水煎服

  • 丁香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豆蔻散药方名称丁香豆蔻散处方京三棱(炮)、木香(不见火)、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芍药、肉豆蔻(炮)、人参、干姜(炮)、茯苓(白者.去皮),各五两;吴茱萸(汤洗

  • 红粉

    《外科大成》卷一:红粉药方名称红粉处方水银1两,焰消1两(炒干为末,用4钱5分),白矾1两(煅枯,4钱5分),朱砂1钱(为末)。制法用筛过净香炉灰2-3斤,盐卤水4-5斤听用。取中样新铁锅一口,以砖架

  • 旱莲子汤

    药方名称旱莲子汤处方旱莲子2两,芭蕉根(细锉)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血淋心烦,水道涩痛。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每日2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