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炙
即炮制。详该条。
即炮制。详该条。
见《外科十三方考》。***1.5克,雄黄3克。为细末,取好皮纸一张,将药末撒纸上,摺为十数折,以木槌在纸上捶之,约千余下,使药吸入纸层,至转黄色时为度,外贴患处。治杨梅疮毒肿。
病证名。又称伤风头痛。指头痛由感受风邪所致者。《丹溪心法·头痛》:“如感冒头痛,宜防风、羌活、藁本、白芷。”症见头痛鼻塞声重,自汗恶风,脉浮缓等。治宜祛风解表,用芎芷香苏散、十味芎苏饮等。感冒头痛,往
出《神农本草经》。为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三。《目经大成》卷二:“针锋深入无碍,即近黄精(晶状体),慢慢针目,针柄会须进不招愆,退而得所。”指将金针推进于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的手术操作步骤。参见拨内障手法条。
病名。指癫狂因痰热所致者。见《疑难急症简方》。治宜补脾消痰。方用化狂丹等。参见狂、癫狂条。
见《陆川本草》。为韶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犁头草,详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鼻齆息肉,阻塞清道,……实阳明热滞,留结而然。故内治之法,宜以清火清气为主。”即鼻息肉。详该条。
指面现枯萎晦黄的病色。多由脾胃虚弱,气血不能上荣所致。《中藏经·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脾病则面色萎黄。”可见于多种慢性消耗性病及贫血、失血、营养不良等疾患。
病证名。《类证治裁·哮症论治》:“宿哮沉痼者,摄肾真,肾气丸加减。”《临证指南医案·哮》:“宿哮,……病发投以搜逐,而病去必当养正。”病时用葶苈大枣汤或皂荚丸。参见哮证、冷哮、热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