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人中疔。见该条。
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木耳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皂角刺,详该条。
口唇四周。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其华在唇四白。”详唇条。
见《本草从新》。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即温经汤第三方,见温经汤条。
证名。见《奇效良方·诸血门》。又名红汗、汗血、肌衄。指汗出色淡红如血。多由火热炽盛,迫血外溢所致。《血证论·汗血》:“则知阳乘阴而外泄者,发为皮肤血汗矣。”《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有血汗者,汗出
出《神农本草经》。即蜜蜂子,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莲子的处方名,详该条。
证名。系指白睛红赤,肿胀高起的证候。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天廓(指白睛)尽情肿起,色紫碧,状如败猪肺,看得怕人,甚者并风轮包倒,不见金井,故曰火天夺日。”参见形如蝦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