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燕麦草

燕麦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燕麦草

药材名称燕麦草

拼音Yàn Mài Cǎo

别名野燕麦

来源禾本科燕麦属植物野燕麦Avena fatua L.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收,晒干。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固表止汗。用于吐血,血崩,白带,便血,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燕麦草

药材名称燕麦草

拼音Yàn Mài Cǎo

别名乌麦(《埴物学大辞典》),野麦草(《重庆草药》)。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茎叶。未结实前采集。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高60~120厘米,具2~4节。叶鞘松弛,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叶舌透明膜质,长1~5毫米;叶片扁平,长10~30厘米,宽4~12毫米,微粗糙,或上面和边缘疏生柔毛。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长10~25厘米,分枝具角棱,粗糙;小穗长13~25毫米,具2~3花,其柄弯曲下垂,顶端膨胀:小穗轴节间长约3毫米,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节跪硬易断落;颖草质,几相等,通常具9脉;外稃质地坚硬,第一外稃长15~20毫米,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基盘密生短髭毛,其毛淡棕色或白色;芒从稃体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厘米,膝曲,芒柱棕色,扭转。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毫米。花、果期4~9月。

本植物的种子(野麦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长于荒芜田野或为田间杂草。广布我国南北各地。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能补虚损。治吐血,出虚汗及妇女红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

复方①治虚汗不止及吐血后体弱:燕麦草炖杀口肉服。

②治妇女红崩:燕麦草配鸡鲜血和酒炖服。(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燕麦草

药材名称燕麦草

拼音Yàn Mài Cǎo

英文名Herb of Wild Oat

别名乌麦、野麦草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和光稃野燕麦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vena fatua L. 2.Avena fatua L.var.glabrata Peterm.

采收和储藏:在未结实前采割全草,晒干。

原形态1.野燕麦 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光滑,高60-120cm,有2-4节。叶鞘光滑或基部有毛;叶舌透明膜质,长1-5mm;叶片扁平,长10-30cm,宽4-12cm,微粗糙,或表面及边缘疏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5cm,分枝有棱角;小穗长18-25mm,有2-3朵小花,其柄弯曲下垂,先端膨胀;小穗轴密被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节脆硬,多断落;颖草质,几相等,通常有9脉;外稃质地坚硬,第1外稃长15-20mm,背面中部以下常有较硬的毛,芒自外稃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cm,膝曲,芒柱棕色,扭转;雄蕊3,子房无毛。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mm。花、果期4-9月。 2.光稃野燕麦 本种形态与野燕麦基本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外稃光滑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野燕麦生于荒芜田野。 2.光稃野燕麦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及农田中。

资源分布:1.野燕麦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2.光稃野燕麦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固表止汗。主吐血;便血;血崩;自汗;盗汗;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雹儿

    药材名称马雹儿拼音Mǎ Báo ér英文名Indian Zehneria Herb, Herb of Indian Zehneria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玉钮子出处出自《救荒本草》来源药材基

  • 香桂皮

    药材名称香桂皮拼音Xiānɡ Guì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香桂的树皮、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subavenium Miq.[C.randaiense Hayata

  • 禾叶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禾叶风毛菊药材名称禾叶风毛菊别名线叶风毛菊、占车[藏名]来源菊科禾叶风毛菊Saussurea graminea Dun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性味微苦,凉

  • 疏叶香根芹

    药材名称疏叶香根芹拼音Shū Yè Xiānɡ Gēn Qín英文名root of Laxleaf sweetroot, Aristate Sweetroot别名香根芹出处始载于《四川中草药》。来源药

  • 绣线菊叶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叶药材名称绣线菊叶拼音Xiù Xiàn Jú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的叶。春、秋采收,鲜用或晒干研末用。原

  • 刺槐

    药材名称刺槐拼音Cì Huái别名洋槐、刺儿槐来源豆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以花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化学成分叶含有刺槐甙(acaci

  • 紫香薷

    药材名称紫香薷来源唇形科紫香薷Elsholtzia longidentata Sunine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发汗清暑,消肿利尿,健胃止呕。主治暑热感冒,水肿腹痛。用法

  • 叶象花

    《中药大辞典》:叶象花药材名称叶象花拼音Yè Xiànɡ Huā别名草本一品红(《海南植物志》),一品红(《文山中草药》)。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猩猩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 小果野葡萄藤

    药材名称小果野葡萄藤拼音Xiǎo Guǒ Yě Pú Tɑo Ténɡ别名补刀藤、穿过山、山葫芦、假葡萄、葡萄血藤、野葡萄、大血藤、果麻栓。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皮或茎叶。拉丁植物动

  • 铁牛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牛皮药材名称铁牛皮别名金腰带、黑枝瑞香、毛瑞香来源瑞香科铁牛皮Daphne odora Thunb. var. atrocaulis Rehd.,以根、花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