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液之一。又称口津。与唾合称涎唾或唾液。具有滑润口腔和帮助消化的作用。涎为脾液。《素问·宣明五气》:“脾为涎。”脾胃正常则津足,口中和,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脾胃虚寒则冷涎上涌,口淡泛恶;胃火炽盛则涎少
正骨器械。出《肘后备急方》。同夹裹,详见该条。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圣泉。归善县(今广东惠阳)人。年轻时习武,兼好医术,辑有《医学纂要》(1739年)等书。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红丝疔。见该条。
遶,音义同绕。出《针灸集成》。即肠绕,见该条。
《温病条辨》卷一方。香薷、厚朴、连翘各二钱,金银花、鲜扁豆花各三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功能祛暑清热,化湿和中。治感受暑邪,发热微恶寒,无汗头痛,心烦口渴
即长蛇灸。见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产门不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