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穴名。代号LI16。出《素问·气府论》。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阳蹻之会。位于肩端上,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岗之间凹陷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和肩胛上动、静脉。主治肩背疼痛
【介绍】:明代道士。云南人,著名道士刘渊然的门徒。十五世纪上半叶时在京城掌管道教事,卒于1462年。辑有《青囊杂纂》一书(包括内、外、妇产、儿科等八种)、《秘传经验方》等书。
见《滇南本草》。为錾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小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即胃气虚。指胃气虚弱所出现的证候。《诸病源候论·胃病候》:“胃气不足,则饥而不受水谷,飧泄,呕逆,是为胃气虚也。”治宜益气建中。选用小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参见胃病条。
病证名。①指外感、内伤咳嗽经久不愈者。《济生方·咳嗽》:“外则六淫所伤,内则七情所感,连滞岁月,致伤五脏,遂成劳咳者多矣。”即劳嗽。参见该条。②指劳伤五脏而致者。《医学入门》卷五:“劳咳,五劳虚咳也。
①读(nèi)。里面。与外相对。《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②音那(nà)。古同纳。①受纳、纳入。《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②进针、下针。《素问·八正神明论》:“以息方
书名。2卷。清·汪蕴谷撰于1754年。本书为作者数十年研究古典医籍心得及临床经验总结的汇辑。其中有三篇医学总论,五十余篇有关内科、妇科、杂症症治的论述,辨证析因细致,并列医方、医案。治法宗张介宾,以扶
为全真道祖师传记集,元代道士樗栎道人秦志安编。本书记全真源流,故以“金莲正宗”为书名。全书5卷,包括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及北宗七真等十四人的传,其中有较多神话传说内容。
【介绍】:清代医家。字天来,虞山(今江苏常熟附近)人。尊崇《内经》、《伤寒论》,认为张仲景之方,无能踰越其矩度者,而王叔和之编次,成无己等之注释,皆附己意而有失仲景原意。主张仲景之学当上溯《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