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金匮要略》卷中: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别名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卷中)、肾着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甘草白术各6克干姜茯苓各12克

功能主治温脾胜湿。治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致患肾着,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腹重,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腰中即温。

备注肾受冷湿,着而不去,而为肾着。然病不在肾之本脏,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方中干姜辛热,温里散寒,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水为臣;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别名甘姜苓术汤、甘草汤、肾着汤、除湿汤、苓姜术甘汤、茯苓干姜白术甘草

处方甘草2两,白术2两,干姜4两,茯苓4两。

药理作用对肠管的兴奋作用《经方研究》:王培忠等报道,甘姜苓术汤的水煎液在小量时对家兔离体肠管有轻微的兴奋作用;加大剂量后,其兴奋作用未见明显加强。认为其水煎液兴奋肠管的作用与剂量关系不大。

功能主治暖土胜湿;补土制水,散寒渗湿;温脾化湿。主肾着。寒湿下侵,身重,腰以下冷重而痛,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胞痹,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者;呕吐腹泻,妊娠下肢浮肿,或老年人小便失禁,男女遗尿,妇女年久腰冷带下等,属脾阳不足而有寒湿者。

用法用量甘姜苓术汤(原书同卷),甘草汤(《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肾着汤(《千金》卷十九)、除湿汤(《三因》卷九)、苓姜术甘汤(《类聚方》)、茯苓干姜白术甘草汤(《奇正方》)。

注意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酢物。

各家论述1.《医方考》:肾着于湿,腰冷如冰,若有物者,此方主之。肾主水,脾主湿,湿胜则流,必归于坎者,势也,故曰肾着。腰为肾之府,湿为阴之气,故令腰冷如冰;若有物者,实邪着之也。干姜、辛热之物,辛得金之燥,热得阳之令,燥能胜湿,阳能曝湿,故象而用之;白术甘草,甘温之品也,甘得土之味,温得土之气,土胜可以制湿,故用以佐之;白茯苓甘淡之品也,甘则益土以防水,淡则开其窍而利之,此围师必缺之义也。

2.《金匮要略心典》: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名肾着者。原其病也。

临床应用1.肾着:杜某,女,52岁。腰痛,腰部重倦有冷痹感,两侧髓关节痛,行动拘急痛,俯仰困难,四肢倦怠无力已5月余,治疗无效。诊其脉沉迟,此肾着证也,肾虚而寒湿所侵,腰受冷湿着而不去,治宜温通驱寒湿为治,拟用肾着汤。白术1两,云苓1两,干姜1两,炙甘草5钱,2剂,清水3钟,煎至1钟,温服。后以原方加桂枝尖、杜仲,共进8剂而愈。

2.半身出汗:本方治疗半身出汗12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半年;有布氏杆菌病史者2例,风心病史1例,非特异性结肠炎病史3例。病者皆有脾阳不足,寒湿内盛的症状,如汗出、身冷、畏寒等。结果治愈9例,好转3例。服药最少2剂,最多12剂。

3.滑精:一士人,年73,平生小便频数,腰冷如坐水中,厚衣覆盖而坐,精液时泄不自禁,诸治并无效,如此已10余年矣。余诊之,心下悸,即与此方而痊愈。

4.带下:丁某,女,44岁。带下年余,近半月来加重,色白清稀,绵绵不绝,少腹隐痛,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酸,舌胖苔白,脉小略滑。乃寒湿阻滞胞宫。药用茯苓白术各30g,干姜甘草各10g,苍术20g,煎服。4剂后,带下明显减少,腰痛、头晕明显好转。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灵应丸

    药方名称灵应丸处方黄连(大者)2两,蕤仁2两,太阴元精石(阴阳火煅)1两,石决明1两,草决明1两,羊子肝7个(去膜,竹刀切)。制法用多年粟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内外障眼。用法用量每服20丸,临

  • 加味犀羚白虎汤

    药方名称加味犀羚白虎汤处方白***1钱,羚角片1钱半,生石膏8钱,知母4钱,生甘草8分,陈仓米3钱(荷叶包),白颈蚯蚓3支,陈金汁1两(冲),甘萝根汁1瓢(冲)。功能主治清热。主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 加味活血透肌解毒汤

    药方名称加味活血透肌解毒汤处方玄参、黄芩、川芎、红花、连翘、山楂肉、花粉、石膏、归尾、桔梗、牛蒡子、陈皮、甘草。功能主治痘疹险症,见点三朝,出齐之日,色红口干者。用法用量荸荠为引。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 滑胎丸

    药方名称滑胎丸处方乳香5钱,枳壳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易产。主用法用量每服30丸,白汤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臭椿皮散

    药方名称臭椿皮散处方臭椿树白皮2两(微炙,锉),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鸡冠花1两(炙微黄),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槐鹅1两(炙令黄)。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积年肠风泻血,

  • 金钗石斛膏

    药方名称金钗石斛膏处方金钗石斛2斤。制法金钗不易出汁,必须多煮,时间宜长,用清水煎煮3次成浓汁,去滓滤清,加白蜜3斤收膏。功能主治滋润清火,养胃平肝。主因肝火所致之头痛,牙痛,口苦咽干,烦躁失眠等症。

  • 化症丸

    《圣惠》卷七十一:化症丸药方名称化症丸处方硇砂半两(细研),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五灵脂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雄雀粪半两(微炒黄),猪牙皂荚半两(去皮,涂醋,炙令黄,去子)。制法

  • 收湿粉

    药方名称收湿粉处方铅粉310克松香末310克 枯矾310克五倍子末150克制法上药研成细末,调和。功能主治收湿止痒。治湿疹渗水多者。用法用量用时以药末直接掺于皮损上,或用麻油调敷疮面。摘录《朱仁康临床

  • 小儿一捻金

    药方名称小儿一捻金处方生大黄槟榔黑丑 白丑各30克朱砂台参各15克 赤金10张制法上药共研细粉,合匀装瓶,净装0.3克,蜡封。功能主治治停乳呕吐,痰涎壅盛。用法用量一岁以下每服0.15克(半瓶),一岁

  • 粳米汤

    药方名称粳米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切片子)半两,半夏(汤浸7遍,切片子)2两半,甘草(炙,锉碎)1两,陈粳米2两半。制法上拌和,分作12服。功能主治腹痛而呕,脉紧细而滑。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盏,加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