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九龙藤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
一作弟父。上古时代巫师,用巫祝的方法治疗疾病,为后世祝由科之始。
见《本草纲目》。即脱囊,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卷一。指辨识疮疡之属阴证者。如疮疡起病较缓,疮形平塌散漫,不疼或隐痛,或抽疼,皮色不变,或紫暗或沉黑,不热或微热;难消、难溃、难敛;病程长,溃则脓水清稀,脉沉细而无力,为疮疡阴证。常伴全
见《四川中药志》。即李核仁,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脐寒泻。详该条。
出《南越笔记》。即含羞草,详该条。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远道刺(《针灸甲乙经》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指身体上部有病取用肘膝以下阳经(属腑)的穴位进行治疗。亦有指取用下肢足三阳经穴位或六腑下合穴者。以其针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胎前头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