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瞳人反背。详该条。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胎热、胎寒、胎黄、胎肥的总称。详各条。
用宣散之药,去除壅郁之证。《汤液本草》卷上:“宣可以去壅,姜、橘之属是也。”又如胸中胀闷、呕吐、恶心等症,可用二陈汤利气散郁。
【介绍】:宋代医家。任右监门卫大将军,忠州(今四川忠县)防御使等职。撰有《九籥卫生方》一书,佚。
本法源于《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的理论。后金·窦汉卿《标幽赋》又有“头有病而脚上针,左有病而右畔取”的论述。现今泛指远离病变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又称远取法。如牙痛选取合谷、内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百效全书》卷三。即上发背。见该条。
又称肝肾亏损。指肝阴和肾阴俱虚的病变。肝阴和肾阴互相滋生,肾阴不足可以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也会使肾阴亏损,临床所见多具有阴虚内热的病变特点。症见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遗精
病名。见《喉科泄秘》卷上,即连珠风。详连珠喉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