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质问本草》。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章》:“郁火恶寒,有素病虚热,忽觉恶寒,须臾战栗,如丧神守,此火郁清道,抑遏阳气于脾土,不得外越,故手足厥冷,乃火极似水,热极反兼水化,自觉其寒非真寒也。外症口苦、溺赤、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证辨伤寒论》一卷、《明医显微论》一卷,均佚。
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出《灵枢·卫气失常》。其皮肉结实,体型较大。
指分娩时,产妇直肠脱出。见宋·陈选《妇科秘兰》。即盘肠生。详该条。
背的侧部,相当于肩胛下至第十二肋间部位的总称。
舌干焦黑而短缩。为厥阴热极,或食郁热极舌肿所致,急予大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苦寒泻火,通腑泄热(见《伤寒舌鉴》)。参舌短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肩部因受压或磨擦而生疮疡者。用五倍子烧灰存性,加黄丹(用水飞过)醋调敷之。参见痈、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