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目晕

目晕

病证名。其义有二:①指沿黑睛白睛交界处出现的灰白色环状混浊。《诸病源候论》卷廿八:“肝藏血,血气不足,则肝虚,致受风邪,风邪搏于精气,故精气聚生于白睛之上,绕于黑睛之际,精彩昏浊,黑白不明审,谓之目晕。”②指患眼观灯光时有红绿色彩环围绕。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目别无甚病,但见灯视月及隙漏之处,则有碗大一圈环影睛外,其色内青红而外紫绿,绝似日华月晕,故曰目晕。……若以恙小而忽之,并不加培养,丧明之前驱也。”类今所称之虹视现象。

猜你喜欢

  • 四棱锋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 咽喉不利

    证名。系指咽喉不适,或干、或痛、或异物感,呼吸吞咽均感不适。为多种咽喉疾患之常见症状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府藏冷热不调,气上下哽涩,结搏于喉间,吞吐不利,或塞或痛。故言咽喉不利。”有虚实之别。

  • 晚发

    病名。伏气温病的别称。①指冬令受寒,邪伏至“清明”后始发的温热病。《时病论·晚发》:“晚发者,亦由冬令受寒,当时未发,发于来年清明之后,夏至以前,较之温病晚发一节,故名晚发病也。”②指夏受暑湿,留伏至

  • 清净之府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因胆所贮藏的胆汁清而不浊,故名。

  • 小儿虫痛

    参见虫痛条。

  • 雄精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雄黄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杂病论章句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

  • 乌泡根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根之简称,详该条。

  • 产后单潮

    病名。凤林寺《女科秘宝》:“产后单潮,此症当审虚实,如血尽发热乃是虚热,当服八珍汤;若食炒鸡姜椒热物,此虚中有热,加枳壳、黄连;若恶血未尽发热,宜服红花当归散。”指产后出现的单纯发热而无其他兼证。参产

  • 小络

    出《素问·调经论》。与大经对举,指浅浮于体表的络脉,或指孙络,参见大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