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宽筋藤,详该条。
《灵枢经》篇名。论述水谷所化之津液各走其道,分而为溺、为汗、为泣、为唾、为髓,是为津液之五别。津液五别之道失常,癃闭而不通,则为水胀之病,故名。
见《陕西中草药》。为拦路虎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乌药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西中草药》。为鹿衔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见陈治道《保产万全书》。儿生三日后,古人用艾叶加少量防风水煎洗浴儿体,以预防各种皮肤病。《产孕集》卷下:“儿生三日,浴之,俗谓之洗三。”
出《婴童百问》。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①厥证之一。指热厥。《景岳全书·杂证谟》:“阳厥者,热厥也。”《药症忌宜》:“阳厥即热厥,其证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不省人事。”《丹溪心法·厥》: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即乳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