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真珠母

真珠母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珍珠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凤仙子

    见《本草纲目》。为急性子之别名,详该条。

  • 惊抽散

    《揣摩有得集》方。党参一钱五分,白术、茯神、半夏、炒酸枣仁、当归各一钱,豆蔻仁、炒川芎、冬虫夏草、炙甘草各五分,橘红三分,大枣一枚(烧黑,去核)。为粗末,水煎服。功能健脾温中,气血两补。治小儿脾胃虚寒

  • 腑证

    伤寒病分类方法之一。出《伤寒论》。三阳经病变影响到所属的腑。如太阳病见有小腹胀、小便不利,是水蓄于膀胱;阳明病有腹痛、大便秘结,是热结于胃与大肠;少阳病常经证、腑证混见,但目眩、口苦、胸满、呕吐、寒热

  • 种痘法

    见妇婴至宝条。

  • 主客配穴法

    即原络配穴法,见该条。

  • 十字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 客气

    ①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名客运。指天气,即在天的三阴三阳之气。它们又各分主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及左右四间气,构成客气六步运动的方式,每步各主60日另87.5刻,但对气候的影响仍以司天在泉

  • 保和大夫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寒气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寒气,则呕吐恶心。”参见七气、九气条。

  • 膂筋

    出《灵枢·九宫八风》。指脊骨两旁浅层肌肉的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