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螃蟹

石螃蟹

药材名称石螃蟹

拼音Shí Pánɡ Xiè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异叶楼梯草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monandrum(D.Don)Hara[Procris monandrum D.D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除去茎叶、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草本,高5-20cm。茎下部有疏柔毛。叶片近圆形或椭圆形,长3-10mm,全缘,只在边缘有钟乳体,退化叶更小,长2-4mm;茎中部以上叶渐变大,正常叶斜楔形、斜椭圆形或斜披针形,长0.8-4cm,宽0.4-1.2cm,先端微尖至渐尖,基部斜楔形,边缘中部以上有疏齿,钟乳体稀疏,长0.3-0.7mm;三出脉。雌雄异株;雄花序近无梗,直径约2mm,有3-10花;花序托极小,约有2个卵形苞片,小苞片近条形,长l-2mm;雄花花被片4。雌花序直径2-5mm;花序托小或明显呈盘状,边缘有少数苞片,中央有多数花。瘦果纺锤形,长约0.9mm,约有6条纵肋。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000m的山地林中、沟边、石上,有时附生树木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微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祛风除湿。主赤白痢疾;无名肿毒;跌打瘀肿;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性平。有清热利湿、 消肿解毒的功能。用治风湿疼痛、红白痢疾、跌打扭伤、无名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葙

    《中药大辞典》:青葙药材名称青葙拼音Qīnɡ Xiānɡ别名草蒿、萋蒿(《本经》),昆仑草(《唐本草》),野鸡冠、鸡冠苋(《纲目》),狼尾巴果、鸡冠菜、土鸡冠(《江苏植药志》),狐狸尾、指天笔(《南宁

  • 钉耙七

    药材名称钉耙七拼音Dìnɡ Pá Qī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嫩根。功能主治治气痞腹痛,腰疼,痔疮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复方①治气痞、肚

  • 缘毛鸟足兰

    药材名称缘毛鸟足兰拼音Yuán Máo Niǎo Zú Lán别名假天麻、蜡烛花、鸡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缘毛鸟足兰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tyrium ciliatum Lindl.采

  • 卷柏

    《中国药典》:卷柏药材名称卷柏拼音Juǎn Bǎi英文名HERBA SELAGINELLAE别名一把抓、老虎爪、长生草、万年松来源本品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

  • 长叶紫珠

    药材名称长叶紫珠拼音Chánɡ Yè Zǐ Zhū别名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毛

  • 密马

    《中药大辞典》:密马药材名称密马拼音Mì Mǎ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美花兔尾草,又名:蜈蚣草。半灌木,高30~60厘米。茎粗,稍有分枝,被毛。单数

  • 菝葜

    《全国中草药汇编》:菝葜药材名称菝葜拼音Bá Qiā别名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

  • 栀子

    《中国药典》:栀子药材名称栀子拼音Zhī Zi英文名FRUCTUS GARDENIAE别名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

  • 红接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接骨草药材名称红接骨草别名耳草长蒴苣苔、矮脚甘松、石上莲来源苦苣苔科红接骨草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苦、涩,凉

  • 金银花露

    《中药大辞典》:金银花露药材名称金银花露拼音Jīn Yín Huā Lù别名金银露《金氏药帖》),忍冬花露(《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中国医学辞典》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花蕾(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