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石香葇

石香葇

药材名称石香葇

拼音Shí Xiānɡ Róu

别名石苏(《开宝本草》),蚊子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石艾,独行千里(《陆川本草》),青香薷(《中药志》),五香草(《杭州药植志》),细叶香薷(《湖南药物志》),小香薷(《贵州植药调查》),广香薷、小叶香薷(《中药材品种论述》),野香薷、细叶七星剑(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香薷、痧药草、山茵陈、土荆芥、野紫苏、香荠、野荆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十香草(《广西中草药》),荠苎(《江西草药》)。

出处《四声本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香薷全草。夏季采收地上部分,除去根部,晒干。

原形态香薷(《纲目》),又名:华荠苎

一年生草本,高15~45厘米。茎直立,方形,绿褐色或略带淡红色,被逆生长柔毛,多分枝。叶对生,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2厘米,宽2~4毫米,先端突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疏锯齿,两面均密被白色细柔毛,并密布腺点。花轮生,海轮着生2朵,由数轮聚成头状或总状,通常顶生;每花具苞片1枚,苞片卵圆形,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圆形,密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筒状,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被短柔毛,边缘密生缘毛;花冠2唇形,淡紫色,上唇较短,先端凹缺,下唇3裂,两面裂片小而全缘,中间裂片大而具疏锯齿,花冠内外均光滑,仅于下唇中裂片内侧簇生长柔毛;雄蕊2,退化雄蕊2,花丝极短,着生于花冠简内;子房2深裂,花柱自子房基部着生,柱头2裂。小坚果4,圆形,藏于宿存花萼内。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荒地、路边、田边,山坡草丛中。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主产湖南、湖北。此外,广西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全草,全体被毛,长约20~30厘米。茎细,上部方柱形,稍呈波状弯曲,有分枝;基部紫红色,上部灰绿色,节明显,节间长约3厘米;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叶对生,披针形,灰绿色至绿色,皱缩,易破碎,多无花序。气香,味辛凉而微有灼感。以苗矮,色青绿、叶多,枝嫩者为佳。

本品在湖南、湖北、广西等地作香薷使用,参见"香薷"条。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约0.7%,香荆芥酚65%、香荆芥酚乙酸酯6%,尚有对-聚伞花素、α-侧柏烯、芳樟醇、龙脑、α-石竹烯等。

药理作用挥发油,性质稳定,有芳香气味。试管内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β-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卡他球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弗氏痢疾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不仅可以抑菌,且有杀菌作用;其杀菌力大大超过石炭酸及大叶桉的挥发油等;血清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香薷油在试管中对A型脑膜炎双球菌抗菌作用很强。0.1%挥发油混悬液喷喉,能在3天内控制流感。体外试验(鸡胚接种)对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灭活能力,灭活浓度在1:1000~1:2000之间;其水提取物的灭活浓度在1:200~1:400之间。香薷油50毫克皮下注射于幼兔,可出现某些毒性反应。

性味辛苦,温。

①《开宝本蕈》:"味辛香,温,无毒。"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微温,味辛。"

功能主治祛暑,活血,理气,化湿。治夏月感冒,中暑呕恶,腹痛泄泻,跌打瘀痛,湿疹,疖肿。

①《开宝本草》:"主调中温胃,止霍乱吐泻,心腹胀满,脐腹痛,肠鸣。"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解蛇毒,散瘀定痛,化浊解暑。治毒蛇咬伤,跌打瘀痛,中暑发热,皮肤湿疹瘙痒,多发性疖肿。"

③《江西草药》:"祛暑理气。治小儿夏季热初期,中暑作呕。"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暑行气,解表,止痛。治中暑,感冒,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研末。外用:煎洗、捣烂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防治感冒;荠苎薄荷陈皮各二钱,金银花茎叶四钱,葱白三个,煎水当茶饮。

②治中暑腹痛:荠苎一两,水煎服,红糖为引。

③治胃痛:荠苎、黄毛耳草各等量,晒干研末,每次二至三钱,每日三次,温开水送服。(①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④治阴部湿疹:细叶香薷煎水洗患处。(《广西中草药》)

⑤治蛇伤疖肿:野香薷鲜品,捣烂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①预防流行性感冒

将石香蕾挥发油加工成含片,每片含挥发油1.5毫克左右,每天2~3次,每次2~3片;或以冷开水1000毫升加入石香蕾挥发油1毫升,振摇至乳浊状,使成1‰的混悬液,用于喷喉,每天2~3次(每次喷3下),连续2~3天。据观察,片剂含化与混悬液喷喉效果相似,在大面积用药后可控制流行或大幅度降低发病率。

②处理白喉和脑膜炎带菌者

用石香薷油含片,每日3次,每次2片,共享3天。各观察4例,均于1~2天转阴。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和咽部炎症,也有一定疗效。

③用于手术野皮肤消毒

先配制成0.5%露华荠苧挥发油乙醇溶液,在每100毫升中再加5%碱性复红酒精溶液0.1毫升,即成消毒液。手术前于手术野消毒1~2次,手术后于切口再行消毒1次。观察手术170例,其中包括脾切除,胃次全切除、胃空肠吻合、疝修补、子宫切除、阑尾切除、剖腹探查、卵巢切除及男女绝育手术,除7例化脓性感染手术和1例因用2%浓度消毒致表皮剥脱外,切口均呈Ⅰ期愈合。应用后并无不良的全身反应,对局部虽有一定的刺激性,但未发现有脱屑、红疹等不良现象,故适用于一般健康皮肤的消毒。对于敏感皮肤及粘膜,因有刺痛感,不宜采用

④治疗阴道霉菌

阴道冲洗后用阴道棉花塞蘸100~300%石香薷蒸馏液塞入阴道内,24小时取出,每天1次,5次为一疗程,月经期暂停治疗;或将蒸馏液稍稀释后作阴道灌洗。对不明原因的外阴瘙痒者,用稀释蒸馏液坐浴。共治疗28例,下次月经后复查痊愈26例。经2年多临床观察,疗效稳定,治愈率达90%以上。如改用油剂,效果更好。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六月雪

    药材名称六月雪拼音Liù Yuè Xuě别名白马骨、满天星[江苏、广东]、路边姜、天星木、路边荆、鸡骨柴来源为茜草科六月雪属植物六月雪Serissa serissoides (DC

  • 连香树果

    药材名称连香树果拼音Lián Xiānɡ Shù Guǒ别名芭蕉香清、山白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连香树科植物连香树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

  • 缘毛鸟足兰

    药材名称缘毛鸟足兰拼音Yuán Máo Niǎo Zú Lán别名假天麻、蜡烛花、鸡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缘毛鸟足兰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tyrium ciliatum Lindl.采

  • 金丝矮陀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矮陀陀药材名称金丝矮陀陀别名千年矮、三角咪来源黄杨科粉蕊黄杨属植物粉蕊黄杨Pachysandra axillaris Fr anch.,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 杨树花

    药材名称杨树花拼音Yánɡ Shù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毛白杨、加拿大杨或同属数种植物的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pulus tomentosa Carr.2.Populus c

  • 灰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灰叶药材名称灰叶拼音Huī Yè别名野蓝靛[广东]、野青树、假靛青、山青来源豆科灰叶属植物灰叶Tephrosia purpurea (L.) Pers.,以根、茎、叶入药

  • 冬瓜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冬瓜皮药材名称冬瓜皮拼音Dōnɡ Guā Pí英文名EXOCARPIUM BENINCASAE别名白瓜皮、白东瓜皮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

  • 罗望子

    药材名称罗望子拼音Luó Wànɡ Zǐ别名酸角、酸豆、罗晃子、通血图来源豆科罗望子属植物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以果实入药。春季采,除去种子,晒干。性味甘

  • 豆腐

    《中药大辞典》:豆腐药材名称豆腐拼音Dòu Fu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的加工制成品。制法一般用黄大豆,以水浸约一天左右(夏季可较短),待豆浸胖后,带水磨碎,滤去渣滓,入锅煮沸

  • 宁波溲疏

    《全国中草药汇编》:宁波溲疏药材名称宁波溲疏拼音Nínɡ Bō Sōu Shū来源虎耳草科宁波溲疏Deutzia ningpoensis Reh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