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骨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病证名。清·阎纯玺《增补胎产心法》卷上:“妊娠脐下冷痛,腹胀虚疼,小便频数,大便虚滑,皆食生冷所致,小建中加炮姜、木香,不应更加茴香、良姜。”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手握拳,食指伸直,屈肘交臂于胸前,用力伸向两侧,再迅速收回。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宽筋藤,详该条。
气功功法。全称阴阳循环一小周天。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载其功法为:呼气时,舌抵上腭,鼓腹使气下降到脐下,称气贯丹田。再吸气,收腹,足趾抓地,舌抵上腭,从会阴运气过肛门,沿督脉的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手发背。见该条。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厚朴(姜制)、半夏(制)、陈皮、荆芥穗、砂仁各12克,炒苍术、桔梗、黄连、藿香叶、炒麦芽、天花粉、枳壳(麸炒)、甘草、大黄、木通各9克,木香、朱砂、冰片各6克,山楂
参见痧痘集解条。
【介绍】:隋代医家。撰《崔氏食经》4卷。《医心方》、《证类本草》等多引用。
书名。清·高憩云撰。刊于1917年。高氏以问答形式,将外科证治通则及中西治法之异汇为一集。全书凡164问,论证明晰,中西医说互参,学术、临床并重。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现有《高憩云外科全书》等多种刊本。
宋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内容之一。其方法系由教授出题,由被考者根据记忆进行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