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虚脉诀
见脉诀条。
见脉诀条。
见《滇南本草》。为松笔头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血漏。见血漏条。
病名。见《仁术便览》卷四。即悬痈。详该条。
病证名。惊风之一。清·许宣治《许氏幼科七种》谓小惊风发搐“发热目窜,忽然抽掣啼叫者,俗名响惊。”治宜清痰热,平肝风。用《怡堂散记》方:连翘、赤芍药、炒山栀、天麻、钩藤勾、桔红、半夏、代赭石、茯苓、甘草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柳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著《伤寒类例》,已佚。
【介绍】:见张勇条。
气功功法。又称外功。采取与意念、呼吸相结合的肢体动作或自我按摩以锻炼内脏、凝静心神、活跃气血的一种动中静的功法。“动”与“外”是因有锻炼动作表现于外而得名,所谓动中静,则指锻炼此类功法时,是在意念集中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又名白睛飞血,俗称铺红。《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飞血者,谓赤脉散于白睛之上是也。由肝藏气虚,为风热所乘,致血飘溢,散络白睛,势若飞驰,故谓之飞血。治法宜镇肝气,平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