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枕藏外科钞》。即涌泉疽,见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虎口疔。见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三丫苦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亦名胎前心痛。病因风邪痰饮交结,痹阻胸阳所引起的心前疼痛,重者胸痛彻背,喘不得卧,轻者时痛时止,若痛不止,气乘胞络则令胎动。因风邪乘于心包而痛者,宜驱邪止痛,用四磨汤加
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燥门》。简称便秘。也称大便难、大便不通、大便秘涩。一般指大便排出困难或三四天以上不大便者。有正虚与邪实之不同。《医学正传·秘结论》:“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
即腠理。《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见针灸传真条。
出《灵枢·经别》。即手厥阴经别。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