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附骨痈,亦由体盛热而当风取凉,风冷入于肌肉,与热气相搏,伏结近骨成痈。其状无头,但肿痛而阔,其皮薄泽,谓之附骨痈也。”由邪气深入,结于骨而发。初起病势急骤,全身不适、
煎服法之一。即焗服。对含有挥发油或容易出味,用量较少,久煎失效的药物,如西红花、肉桂、番泻叶等可用泡服法。泡时用半杯开水或将煮好的一部分药液趁热浸泡(加盖,以减少挥发油的挥发)。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
《灵枢》传本之一,详灵枢经条。
参见肘后备急方条。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正七品上。
见《中藏经》。又名两手撮空。详该条。
疟疾之一。一名温疟、风疟。《症因脉治》卷四:“风伤卫疟,《内经》亦名温疟。风疟之症,《内经》云:风伤卫气,先热后寒。此言先后者,言多少也,言热多寒少之疟,是以不曰恶寒,而曰恶风、自汗、烦躁、伸欠也。不
见《中药志》。为九香虫之别名,详该条。
古时用药的一种方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运用攻下、逐水等法时一般不用偶方,取其力专而效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