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咸虾花之别名,详该条。
指服药以治体内发生的多种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
见《湖南药物志》。为合萌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瘘者,“疮也”(《玉篇》)。喉瘘即喉疮。《外科证治全书》卷二:“喉瘘,一名喉疮。喉间生肉,层层相迭,渐渐肿起不痛,有窍出臭气,废饮食。”参见喉疮等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山楂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字孔济。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生平不详。
即化痰丸第一方。见化痰丸条。
肾气通行的道路。《素问·水热穴论》:“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病名。又名风弦赤烂、胎风赤烂。新生儿或婴儿眼弦赤烂。多因胎毒或由脾胃蕴积湿热,复感风邪,风与湿相搏,结于眼弦而发,或由椒疮涩痒揉擦太过而致睑缘糜烂,胶粘。治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湿重用除湿汤;热毒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