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元代医家。山东东平人。精医术,撰有《如宜方》二卷。
位于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壳的统称。由软骨及皮肤构成。又名耳壳。参见耳条。
即阴茎头。因其状似乌龟的头,故名。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传染性脓疱性疾病。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滴脓疮、黄水粘疮。由于脾胃湿热过盛,兼受风邪相搏而成,初起皮肤患处先起红斑,继之成粟米样水疱,逐渐增大,疱液初呈透明,后为混浊,基底红晕,
病名。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牙痈之别名。详牙痈条。
病证名。即音嘶。详该条。
见《河北中药手册》。为猫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疡医大全》卷十七引雷真君方。熟地黄、玄参各一两,茯苓五钱,白芥子三钱,山茱萸、山药各四钱,五味子二钱,肉桂一钱。水煎服。治咽痛。②《疡医大全》卷十七方。熟地黄三两,巴戟天、天门冬、麦门冬各一两,茯
见西法针灸条。
见济生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