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即脚趾挛缩不展。《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九卷:“夫小儿脚拳,由在胎之时,其母脏腑内有冷积,为风邪所乘,儿生之后,肾气不足,气血未营,故令脚指拳缩不展。”治宜益肾、和血、祛风、舒筋之剂。
①指经穴。杨上善曰:“经俞者,谓经之穴也。”②指五输穴中的经穴和俞穴。《素问·水热穴论》:“秋刺经俞。”马莳注:“经俞者,据下节井荥推之,则是各经之经穴俞穴也。”
治则。出《素问·痿论》。阳明属胃,主受纳水谷,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滋润宗筋。阴阳经脉总会于宗筋,宗筋起约束骨节而使关节滑利的作用。痿证多因阳明经脉不足,使宗筋松弛所致,故有此说。然肝肾不足,下元亏虚也
见《丹溪心法》。为海浮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即扁豆,详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阴络脉,见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走马汤,见该条。
【介绍】:见胡澍条。
见《闽东本草》。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指人体关节部位皱纹。《针灸甲乙经》:委中“在腘中央约文中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