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即风懿,详该条。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乃目傍窍中流出薄稠水,如脓腥臭,拭之即有,久则目亦模糊也。”同漏睛。详该条。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引朱南山方。金银花炭、白术、黄芩、连翘各6克,大黄炭2.4克,板蓝根15克,赤芍药、鸡内金各9克,陈皮3克。水煎服。功能清热解毒,化湿消滞。治噤口疫痢,腹痛下痢脓血,口渴烦躁,
见《太平圣惠方》。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
名词。出《医心方》。即阴道穹窿。
病名。有头疽生于天柱骨偏上者。出《外科大成》卷二。证治同脑疽。
见《广州植物志》。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外台秘要》。为黄明胶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0卷。魏·吴普撰。已佚。
①出《灵枢·经脉》等篇。泛指各类络脉。如罗网状,无处不到,由大而小。通常分别络、浮络和孙络等类。它的作用是加强表里经脉的联系,并通达经脉未能行经的器官与形体部位。②专指别络。《素问·调经论》:“先客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