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即倪涵初治痢第二方,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茶子饼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含水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条。
病证名。指头部昏晕常在五更时发作。《慎斋遗书》卷九:“五更头晕,阳气不足也。盖阳主动,动则阳气上升,故不晕。五更静极,阳气虚则潜于下,不足于上,所以晕也。”参头晕、阳虚眩晕、晨晕条。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石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大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郑宁条。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字道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撰有儿科专书(疮疹诀》。
病名。清·何梦瑶《妇科辑要》:“子宫脱出又名子肠不收。”详子宫脱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