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孙光裕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名医徐道度之父。
病名。指月经期间,因房事所致腹部痞满肿块一类病症。《女科经纶》:“陈藏器曰:“一犯月水行房,精血相射,入于任脉,留于胞中,以致小腹结满,病如伏梁,水溺频涩,是名积精。”治当消积化痞,行瘀通淋。
色诊之一。赤为火热之色,属心。临床上赤甚主实热,微赤主虚热。久病虚人,午后两颧发赤,为肝肾阴火上炎;赤色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为戴阳证;肺病见赤色,多属阴虚火盛,灼伤肺阴;面赤耳鸣,头目眩痛,多属
推拿穴位。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大指甲后一韭叶处。掐之,止吐血。
古通泻。①排泄。《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②针刺手法之一。与补相对。《素问·血气形志篇》:“然后写有余,补不足。”
病名。《治疔大全》:“生于正疔之旁,其证极轻,照常治之即瘥。”
病名。又名穿腮。即骨槽风。详该条。
丛书名。清·喻昌撰。刊于1763年。包括《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各详该条。
即肩胛部。《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