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医别录》。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蔓菁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又称胃阴不足。指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类证治裁·脾胃》。多由胃热、胃火炽盛,或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症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
又称内实。①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出现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腑实证候。②泛指人体内部气血郁结、停痰、食滞、虫积等。
见《陕西中草药》。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见《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即经来咳血。详该条。
出《千金要方》卷四。指月经,详该条。
出《中藏经》。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针灸甲乙经》。即赤白带下。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乳食不节而致的腹泻。因乳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腹胀肠鸣,疼痛啼叫,口渴尿赤,粪腥臭且夹乳瓣或未消化的食物。治宜和中消滞。用保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