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元

胎元

①胎的别称。②指母体中培育胎儿生长发育的元气。如胎元不足,可致早产、小产等症。③指胎盘。《证治准绳·胎元散方》:“用胎元一具,焙干为末,加麝香小许,治痘疮气血俱虚不起发。”

猜你喜欢

  • 望眼辨伤

    民间流传的一种辨伤的诊断方法。是根据眼中白珠络脉的改变,以及瘀点的所在,作为诊断受伤部位和性质的参考。一般来说,白睛见青紫红筋浮起,在红筋末端有瘀血点,称为“报伤点”。点在白珠上的,为胸廓受伤积瘀。点

  • 元参

    见《本草通玄》。即玄参,详该条。

  • 胎前耳鸣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耳鸣。详该条。

  • 百虫窠

    ①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大成》。别名血郄。位于大腿内侧,当血海穴直上1寸处。主治风疹,湿疹,皮肤搔痒症等皮肤疾患。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②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血

  • 尚药监

    北齐医官职称。属尚药局,设4名,协助掌管尚药局事务。

  • 皮急紧小症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睥急紧小。详该条。

  • 煮散

    煎药法之一。把药物制成粗末的散剂,加水煎煮,去渣服用。如银翘散的煮服等。

  • 脑膏

    即耳垢。

  • 中焦吐

    病证名。《活法机要·吐证》:“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匿。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宜消积导滞,可用紫沉丸,或用木香槟榔等分为末调服。

  • 黑底生刺舌

    舌上生芒刺,刮去芒刺,舌底黑色。此为脏腑热极,津液大伤恶候,急用苦寒泻火法(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