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篇名。本篇是对热病的病理变化和预后吉凶的评议,故名。内容论述阴阳交、风厥、劳风、肾风等几种热病的成因、病理、治法、预后等。着重阐明邪正消长的变化规律。
【介绍】:宋代医生。字德信。休宁(今安徽休宁)人。以善诗文及医学著名。后为翰林医官,专长治虚劳病。
又名见点、放点、见苗。为痘疮将现的迹象。小儿出痘,一般发热三日后见点,热势较缓,皮肤上即见淡红色的痘疹,光泽稀落深藏于皮肤内,摸之有坚实感。《医宗金鉴》分顺、逆、险三证。①发热三日见点,热减身和,不渴
【介绍】:见陈梦雷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茴香茎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孝培条。
①出《尔雅·郭璞注》。即水芹。②出《名医别录》。即旱芹。各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嗽唾脓痰。详该条。
灸法之一种,即桑柴火烘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