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胭脂花

胭脂花

药材名称胭脂花

拼音Yān Zhi Huā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胭脂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maximowiczii Regel

采收和储藏:5~6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无粉。根茎短,具多数长根。叶基生;叶柄具膜质宽翅,通常甚短,有时与叶片近等长;叶倒卵次椭圆形、狭椭圆形至倒披针形,连柄长6-25cm,宽2-4c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边缘具细锯齿,稀近全缘,中肋稍宽,侧脉纤细,不明显。花葶粗壮,高20-70cm;具伞形花序1-3轮,每轮有花6-20朵;苞片披外形,长3-7mm,先端渐尖,基部相互连合;花梗长1-4cm,无毛,通常下弯;花萼狭钟状,长6-10mm,分裂达全长的1/3,裂片三角形,边缘具腺状小缘毛;花冠暗红色,冠筒管状,裂片长圆形,全缘,通常反折贴于冠筒上;长花柱花:冠筒长11-13mm,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距基部4-5mm,花柱长近达冠筒口;短花桂花:冠筒长4-19mm,雄蕊着生于冠筒上部,花药先端距筒口约2mm,花柱长3-4mm。蒴果圆柱形,伸出萼外,直径4-6mm。种子黑褐色,具网纹。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亚高山草甸上或山地林下、林绿及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须状根多而粗壮,表面黄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矩圆状倒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连柄可长达25cm,宽约4cm,先端纯圆,基部下延渐狭成柄,边缘具细牙齿,叶面黄绿色;质脆,易碎。花葶长短不一,黄棕色、暗红紫色或紫色;有时可见伞形花序,1-3轮;花紫红色。气微,味淡。

性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定痫;止痛。主癫痛;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止痛、祛风功能。用于癫痫头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原蚕沙

    药材名称原蚕沙拼音Yuán Cán Shā别名原蚕屎(《别录》),蚕沙(陶弘景),晚蚕沙(《斗门方》),马鸣肝(《东医宝鉴》),晚蚕矢(《本草备要》),二蚕沙(《江苏药材志》)。出

  • 变叶美登木

    药材名称变叶美登木拼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

  • 狭叶瓦韦

    药材名称狭叶瓦韦拼音Xiá Yè Wǎ Wéi英文名Narrow-leaf Lepisorus出处始载于《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狭叶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

  • 兖州卷柏

    《中药大辞典》:兖州卷柏药材名称兖州卷柏拼音Yǎn Zhōu Juǎn Bǎi别名金不换、金扁柏、金扁桃、石养草、田鸡爪(《福建民间草药》),花肺金、茯苓蕨、飞扬蕨,烂皮蛇、扇卷柏(《广西中兽医药植》

  • 木棉花

    《中药大辞典》:木棉花药材名称木棉花拼音Mù Mián Huā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春季采收盛开花朵,晒干或烘干。原形态木棉(杨孚《异物志》),又名:古贝(

  • 苣荬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苣荬菜药材名称苣荬菜拼音Jù Mǎi Cài别名苦菜、败酱草[北方地区]、小蓟[黑龙江]、苦苣菜、取麻菜来源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苣荬菜Sonchus Brachyo

  • 蛇葡萄根

    《中药大辞典》:蛇葡萄根药材名称蛇葡萄根拼音Shé Pú Tɑo Gēn别名山葡萄根(《江西草药》),野葡萄根(《泉州本草》),蛇白蔹(《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浙江天目山药

  • 黄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瓜药材名称黄瓜拼音Huánɡ Guā别名胡瓜、勤瓜、王瓜、刺瓜、[黄瓜藤、黄瓜秧、黄瓜霜]来源葫芦科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果、藤、叶入药。生境分部

  • 乌头附子尖

    《中药大辞典》:乌头附子尖药材名称乌头附子尖拼音Wū Tóu Fù Zǐ Jiān别名川乌头尖(《养生必用方》),附子尖(《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川乌尖(《澹寮方》)。出处《纲目》

  • 黑风散

    《中药大辞典》:黑风散药材名称黑风散拼音Hēi Fēnɡ Sà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细圆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细圆藤,又名:蛤仔藤。攀援木质藤本,长10余米。茎圆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