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脊痛

脊痛

证名。出《素问·风论》。指背部正中肌肉、筋脉、骨节疼痛。多因督脉足少阴肾经病变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脊痛,督脉病也。背痛肺经病也。……,二经虚,感受六淫之邪则害痛。”“脊以髓满为正,房欲过度,脊髓空则痛,宜补肾,宜六味丸膀胱经脉挟脊,分左右上项,贼风乘虚入,倔强不能屈伸,宜羌活前胡防风茯苓。先脊痛,及背与肩,是肾气上逆,宜和气饮。”亦有跌扑损伤、瘀血滞留,脊痛不可忍者,宜地龙汤阳虚多脊背常感寒痛,方用八味丸鹿角狗脊等。参见背脊骨痛脊强条。本症可见于脊柱损害,如脊髓炎、骨结核及腰椎盘突出症等。

猜你喜欢

  • 气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极,见该条。

  • 临产晕绝

    病证名。绝同厥。指产妇临产时出现昏不识人,四肢厥冷的症候。清·许廷哲《保产要旨》:“临产儿未生下,忽然晕绝者,此因痛极气闷也。急用生半夏面,米糊为小丸豆大,纳鼻中即醒。”

  • 肩骱落下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 真搐

    病证名。①指惊风得之于母腹,生下百日内,因有所犯,引动其疾,发为抽搐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②抽搐时牙关紧闭,口吐痰涎者为“真搐”(《东医宝鉴》)。③抽搐虽定,而神气昏闷者。(清·许宣治《许氏幼科

  • 地鳖虫

    出《神农本草经》。又名虫、土鳖虫、地乌龟。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dyphaga sinensisWalk.或冀地鳖Steleopyga plancyi(Bol.)雌虫的干燥全体。主产江苏、浙江、河南等

  • 咯血

    证名。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赤水玄珠》卷九:“咯血者,喉中常有血腥,一咯血即出,或鲜或紫者是也,又如细屑者亦是也。”《张氏医通·诸血门》:“咯血者,不嗽而喉中咯出小块,或血点是也。其证最重,

  • 面白

    色诊之一。白为虚寒之色,属肺。临床上主气虚、寒证。白而色淡,肺虚失血;白而肥胖,气虚有痰;白而颧赤,气阴两虚;白而带青,气虚寒重;白如傅粉(浮白),气色皆夺;面多白斑,腹有虫积(多见于小儿)。白色而光

  • 七情伤感嗽

    病名。指七情伤动脏腑之气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七情伤感嗽。七情伤感,无非伤动脏腑正气,致邪上逆,结成痰涎,肺道不理,宜顺气为先。四七汤加杏仁、五味子、桑白皮、人参、阿胶、麦冬、枇杷叶。”参见

  • 肺水

    病名。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多因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致。临床特征为浮肿,大便鸭溏。治宜宣肺利水,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或麻黄

  • 实喘

    指气喘由于邪气盛实者。多因六淫外袭,痰火郁热,水饮凌肺,使肺气壅阻,肃降无权,气道不利而致。一般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呼吸气粗等。《景岳全书·杂证谟》:“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气长而有余,……胸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