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普济消毒饮子,详该条。
隧:经隧(络)。即经穴。《十四经发挥》:“其隧穴之周于身者,六百五十有七。”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鸡冠蚬肉,详该条。
病名。《梅氏验方新编》第一集:“蛾子生在喉窝内。”即乳蛾之俗称。详乳蛾条。
和法之一。治疗肝气犯脾、肝脾不和的方法。症见胁胀或痛、肠鸣、大便稀薄、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细等。可用逍遥散。
医史著作。原名《医史》。十卷。明·李濂撰。刊于1515年。本书编录了明代以前的名医共72人的传记,其中卷1~5从历代史书(包括《左传》、《史记》以下至《元史》)中辑录医家列传;卷6~10作者参考有关文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手背腕横纹之中点,与大陵穴相对处。主治心胸痛。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出《素问·上古天真论》王冰注。指任脉主女子的胞宫与胎孕。《类经·任冲督脉为病》:“任脉者,女子得之以养任也。”女子十四岁左右,任脉气通,冲脉血盛,则月经正常,婚后即能孕育。反之,任脉不足,则经、带、胎
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湿为重浊粘滞之邪,阻碍气机,与热邪相合,则湿热交困。热因湿阻而难解,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午后热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粘腻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