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蒲蒻

蒲蒻

药材名称蒲蒻

拼音Pú Ruò

别名黄根(《产乳集验方》),蒲笋(《日用本草》),蒲儿根(《野菜谱》),蒲包草根(《上海常用中草药》)。

出处《纲目》

来源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带有部分嫩茎的根茎。春季采挖。

化学成分狭叶香蒲的根茎含碳水化物60~65%。宽叶香蒲的根含碳水化物81%。

性味甘,凉。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分类草药性》:"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水消肿。治孕妇劳热,胎动下血,消渴,口疮,热痢,淋病,白带,水肿,瘰疬。

①《本经》:"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坚齿,明目,聪耳。"

②《日用本草》:"去热燥,利小便。"

③汪颖《食物本草》:"生啖,止消渴。"

④姚可成《食物本草》:’止下利咳嗽,肺气喘息不眠。"

⑤《随息居饮食谱》:"清热,养血,消痈,利咽喉,通二便。"

⑥《开宝本草》:"治淋沥,湿肿。"

⑦《四川中药志》:"消水肿,水积,并止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绞汁。

复方①治母劳热,胎动下血,手足烦躁:蒲黄根,绞汁服一、二升。(《产乳集验方》)

②治热痢:蒲根(锉)二两,粟米(淘)二合。上二味,以水三盏,煎取一盏半,去滓,分温二服,空心,日午再服。(《圣济总录》蒲根汤)

③治遗精、白带:蒲黄根蒴藋各一两,薴麻根,米仁根各五钱,白英、三白草各四钱。水煎服,经期忌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湿热白带:蒲蒻炖鸡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瘰疬:蒲包草,连根采来,洗去泥,切寸段,砂锅煎汤代茶饮。不论男女皆愈。但妇人服此愈后,终不受孕,须服北京真益母丸四、五两,可解之。(《纲目拾遗》)

⑥治瘰疬,甲状脓肿大、尿道炎:蒲包草根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狼紫草

    药材名称狼紫草别名野旱烟来源紫草科狼紫草Lycopsis orientalis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宁夏、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功能主治消炎止痛。主治疮肿。用法用量叶捣烂外敷

  • 小毒芋

    药材名称小毒芋拼音Xiǎo Dú Yù别名香芋、团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 Kock [Conatanth

  • 岩豆根

    药材名称岩豆根拼音Yán Dòu Gēn别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藤的根。10~11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华东瓶蕨

    药材名称华东瓶蕨拼音Huá Dōnɡ Pínɡ Jué英文名Oriental Bristle Fern, Oriental Filmy-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华东

  • 驴打滚草

    药材名称驴打滚草拼音Lǘ Dá Gǔn Cǎo别名还阳参来源菊科还阳参属植物黄花还阳参Crepis crocea Bobc.[C. turczaninowii C. A. Mey.]的全草。

  • 椋子木

    《中药大辞典》:椋子木药材名称椋子木拼音Liánɡ Zǐ M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心材。原形态椋子木,又名:椋、梾(《尔雅》),松杨、凉木(《本草拾遗》),冬青

  • 炸腰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炸腰果药材名称炸腰果别名镰叶解宝树来源椴树科扁担杆属植物镰叶扁担杆Grewia falcata C. Y. Wu,以全株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研末。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止血。

  • 红景天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景天药材名称红景天拼音Hónɡ Jǐnɡ Tiān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红景天Rhodiola saera (Prain) Fu,以全草入药。9~10月采集,洗净晒干。

  • 猬脑

    《中药大辞典》:猬脑药材名称猬脑拼音Wèi Nǎo出处《纲目》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脑。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化学成分刺猬脑的一般化学成分,参考其他动物的

  • 羽萼

    《全国中草药汇编》:羽萼药材名称羽萼别名马跨皮、野山茶、黑羊巴巴来源唇形科羽萼Colebrookia oppositifolia Smit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消炎,止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