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虾子草

虾子草

药材名称虾子草

拼音Xiā Zǐ Cǎo

别名红虾子草(《四川中药志》)。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净,干时带光泽。单叶对生,具极短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3~5毫米,先端短尖,全缘,背卷,基部钝,稍革质,上面深绿,下面浅绿,干时为黑紫色;托叶合生,膜质,长3~8毫米,背有短扁尖毛,边缘具较长的刚毛。花1~3朵聚生叶腋,无花柄;花萼长约3毫米,4裂,裂片具睫毛;花冠白色,长约3毫米,4裂,裂片披针形;雄蕊4枚,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2室,花柱线状,柱头略膨大。蒴果卵圆形,长2.5毫米,宽1.5~2毫米,顶部裂开;种子多数。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长田野向阳处。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微苦,无毒。"

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疝气,风火牙痛及妇女干血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红虾子草、尖刀牛膝、红酸浆草各四两(捣烂),薴麻四两(烧灰)。合煨酒服。

②治小儿疝气:虾子草、地茄子各一两。煎水煮耢糟服。

③治妇女于病,虚火旺者:虾子草、酱耳木根各一两,石竹根二两,黄脚鸡五钱,大地棕根四两。炖内服。如有外感风寒应先除去。(选方出《重庆草药》)

备注本品在福建、广西作白花蛇舌草使用。参见"白花蛇舌草"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老头草

    《中药大辞典》:老头草药材名称老头草拼音Lǎo Tóu Cǎo别名小矛香艾(《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老头艾(《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菊科植物火绒草的全草

  • 竹叶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莲药材名称竹叶莲拼音Zhú Yè Lián别名地藕来源鸭跖草科杜若属植物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和根入药。夏秋采收

  • 雁脂

    药材名称雁脂拼音Yàn Zhī别名大雁油、鸿雁油来源雁行目鸭科鸿雁Anser cygnoides (L.),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西伯利亚,冬迁我国沿海一带。功能主治益气解毒,舒筋活血。

  • 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獐牙菜药材名称獐牙菜拼音Zhānɡ Yá Cài别名瘤毛獐牙菜、当药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紫花当药Swertia pseudo chinensis Hara,以

  • 凤凰木

    药材名称凤凰木拼音Fènɡ Huánɡ Mù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Flamboyantree, twig and leaf of Royal poincian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 鹰嘴爪

    《中药大辞典》:鹰嘴爪药材名称鹰嘴爪拼音Yīnɡ Zuǐ Zhǎ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嘴和脚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主五痔,烧为末服之。摘录《中药大

  • 翻白柴

    《中药大辞典》:翻白柴药材名称翻白柴拼音Fān Bái Chái别名木帚子(《中国树木分类学》),柳叶栒子(《经济植物手册》),把把柴(《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

  • 土远志

    药材名称土远志拼音Tǔ Yuǎn Zhì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奇异排草的根。春、夏季挖掘地下根部,洗净晒干。或临时采用新鲜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三张叶"条。

  • 小叶假耧斗菜

    药材名称小叶假耧斗菜拼音Xiǎo Yè Jiǎ Lóu Dòu Cài别名叶矛对钩[藏名]来源毛茛科小叶假耧斗菜Paraquilegia microphylla

  • 罗锅底

    《中药大辞典》:罗锅底药材名称罗锅底拼音Luó Guō Dǐ别名金盆(《草木便方》),金龟莲(《修订增补天宝本草》),金银盆(《分类草药性》),土马兜铃(《四川中药志》),金腰莲、曲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