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民间医生。自采药物于泰山,为人治病多效。
关节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髋关节,详髀枢条。
【介绍】:宋代医生。编集《附益产育宝庆集》一书,已佚。
病名。《喉科指掌》卷六:“叉喉瘤,亦有生于关外。”
出《灵枢·五色》。即子宫。《类经》卷五《色藏部位脉病易难》注:“子处,子宫也。”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即罗汉果,详该条。
病证名。即干霍乱。《世医得效方》卷二:“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今考之,此证乃名干霍乱。”参见痧、干霍乱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脐寒泻。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久痢不止而致身体羸瘦的证候。《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三卷:“夫小儿久痢羸瘦者,由因乳食不节,脏腑风挟疳气,肠胃冷热不调,变为下痢,经久不差,则脾胃虚弱,谷气减少,气血不荣,故肌体羸瘦也。”治宜
病名。宋·薛轩《坤元是保》:“孕后阴户出水不止者,是名泄阳。”用单方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等量煎汤,再与鲤鱼二斤煮汤,各半碗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