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下血。详该条。
恶阻证型之一。平素脾胃虚寒,孕后胞门闭塞,脏气内阻,寒饮逆上。症见呕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热饮。宜温胃止呕。用干姜人参半夏丸。
见《明医指掌》卷十。即疳。详疳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汝瞻。海盐(今浙江海盐)人。因母病购买了许多医书研读,并与各方名医讨论,遂精通医术。著有《医经大旨》(存),《药性准绳》、《明医会要》、《诊脉家宝》等书,多佚。
古病名。详见水毒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指颈的后部。《素问·刺热论》:“肾热病者,……热争则项痛而强。”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杨梅疮。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587~1671年【介绍】:明代人。名珣,字义都,一字士升。浙江余杭人。通诗文、书法、绘画等。二十七岁到河南登封县少室山少林寺主管陶器,兼管医药,因而通晓医药、针灸、气功、养生、食疗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