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岭南草药志》。为樟柳头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鹿角胶之别名,详该条。
百日咳的俗称。详百日咳条。
骨名。指下颌骨体。
证名。指口唇与指甲泛现青紫的病色。《伤寒绪论》卷下:“唇甲青,色之青者为寒,赤者为热,以寒中于里,则血脉凝滞,不能荣行于外,所以唇爪青黑也。若热毒流入于里而为热厥,则唇甲亦青,但青中必带深紫,与阴寒之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都。见该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发于大腿内侧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下利之因寒毒所致者。《卫生宝鉴·补遗》:“寒毒下利,脐下寒,腹胀满,大便或黄白,或清黑,或有清谷。治用理中汤,或四逆汤,或白通汤。”参见寒泄、下利条。
《灵枢经》篇名。本文论及勇敢与怯弱的性格,故名。首先论述人体的皮肤色泽不同,因而在每一季节中受病的情况也不同。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勇敢与怯弱的不同性格,与心肝胆等内脏功能盛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