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血耗损的危重证候。多由高热、汗吐泻、出血或其它慢性消耗发展所致。临床表现为身体干瘪、皮肤皱折或眼眶深陷,精神烦躁或昏迷谵妄。本证与亡阳之别在于:虽有汗出但身热、手足温,口渴而喜冷饮,呼吸气粗,唇舌干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岩笋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门。见该条。
旧病名。出《经效产宝》。指产后出现幻视幻觉的病证。多因产后血去太多,神无所归;或败血停积,上攻于心所致。若血去太多,兼见心神恍惚,睡卧不安。治宜补血养心宁神。方用茯神散(茯神、柏子仁、远志、人参、当归
见《吉林中药手册》。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类中风之一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食中。详见该条。
《医学入门》卷六方。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药、羌活、天麻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木瓜、菟丝子浸酒送下。治肝虚为四气所袭,手足顽麻,脚膝无力,及瘫痪痰涎,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头目昏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即藤杜仲,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