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贲豚

贲豚

古病名。亦作奔豚贲肫,又称奔豚气。《难经·五十四难》:“肾之积,名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杂病源流犀烛·肾病源流》:“肾之积,曰奔豚……皆由肾虚,脾家湿邪下传客肾所致。”治宜补气健脾,辛温散结。选用奔豚丸增损五积丸。一说肾积与奔豚气两病不同。如《难经集注杨玄操注肾积条云:“此病状似豚而上冲心。又有奔豚气,此非积病也,名同而疾异焉。”

猜你喜欢

  • 营卫生会

    《灵枢经》篇名。本文主要论述营卫的生成与会合,故名。营卫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气之所化,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内,具有营养作用;卫行脉外,具有捍卫功能。然营卫阴阳之行,虽有异途,惟于夜半大会,皆归于脏

  • 杉果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又名杉子、杉塔。为杉科植物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的球果。辛,微温。①治慢性气管炎,疝气,乳痈。煎服:30~90克。②研末调搽

  • 八月章

    出《万氏妇人科》卷一。指孕妇滋养太过,体质肥盛,胎儿过大,孕至七、八个月,腹大令孕妇坐卧不安。为防其难产,宜予服瘦胎之药,方用瘦胎丸(枳壳、白术、当归、甘草),蜜小丸,口服。

  • 四象

    易学术语。出《易·系辞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类经附翼·医易》谓:“太少阴阳,为天四象。”即指太阳、少阳、太阴、少阴。

  • 饥疝

    古病名。指一种食后即饥,胃脘疼痛的疝气。《诸病源候论》卷二十:“阴气在内,寒气客于足阳明、手少阴之络,令食竟必饥,心为之痛。故谓之饥疝。”

  • 足泰(太)阳脉

    经脉名。即足太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足泰阳脉,出外踝(娄)中,上贯膊(腨),出于(腘);枝之下脾(人体部位名,未详);其直者,贯□,夹脊,□□,上于豆;枝颜下,之耳;其直者,贯目内渍(眦),之鼻。其

  • 眉骨

    骨名。眉棱骨的简称。详该条。

  • 陆才

    【介绍】:明医家。太平(今安徽当涂)人。父惟恭为太医院院判。陆才继父业,术益精。治疾每以一剂见效,人称“陆一帖”。景泰(1450~1456)年间授太医院御医。子三人,豫、道常、道源亦以医知名。

  • 钟恒国

    【介绍】:见钟大延条。

  • 鼻柱

    ①鼻的中央隆起部分,即下极的下方,鼻尖的上方。又称鼻茎。俗称鼻梁。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作为诊察肝病及三焦气化情况的参考。《灵枢·师传》:“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②指位于左右两鼻孔之间的鼻中隔部分。《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