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赤脉传睛

赤脉传睛

眼科病证。见《银海精微》。又名赤脉侵睛。多由心火上亢,三焦积热心阴不足肾水亏虚所致。症见赤脉呈多数细分枝状,自眦部发出,走传白睛,甚至延及黑睛。赤脉从大眦发出者,称大眦赤脉传睛;从小眦发出者,称小眦赤脉传睛治法:一般丝脉红赤粗大,痒涩刺痛,眵干泪热属实证。宜清心泻火,可选用泻心汤加减;若丝脉淡红,微痒不痛,一般属虚,宜养阴清热养血宁心,可选用补心汤六味地黄丸加减。

猜你喜欢

  • 妊娠两胯肿痛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两胯肿痛,由风木挟相火以烁阴血所致。……宜清肝火、和阴血、祛湿热,以固胎元,可服消肿定痛汤。”(柴胡、龙胆草、焦梔、生地、黄芩、白芍、秦艽、当归、川芎、薄荷、甘草、连

  • 四淫

    病名。足部肿疡之一。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由气血亏损,湿毒下注而成。其症趾缝间肿痒流水,足底发热。如红肿热痛,溃破流脓者,属湿热偏盛;色白漫肿,痛不溃脓者,为阴寒凝结。湿热盛者宜宣通壅滞,内服仙方活

  • 三十六黄

    指三十六种黄病证候。出《外台秘要》卷四。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夫诸黄者,其黄皆因伤寒为本,五脏互有所伤,热气相侵,致使病人精神恍惚,六腑不和,七神无主,情意改变。”其所指与一些急性发热病引起的发

  • 伤寒六法

    指伤寒病汗、吐、下、和、温、清等六种治法。

  • 胫(jìng 竞)

    出《灵枢·经脉》。①泛指小腿。②胫骨。

  • 外科发挥

    书名。八卷。明·薛己撰。刊于1528年。书中主要记述了作者治疗肿疡、溃疡、发背、脑疽、肺痈、肺痿、瘰疬、咽喉、杨梅疮等31类外科疾患的验案。于每类验案前简述该病的治疗原则,后附治疗方剂,文字简明,切于

  • 内经运气表

    运气著作,1卷。清·陆懋修(九芝)撰,刊于1866年。世人多谓运气之学义奥难晓,非图不明。故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为29图,张介宾《类经》为48图。陆氏则认为图说愈多,卒业愈难,且有不宜于图而宜于

  • 瘟黄

    病名。指触感疫疠之气所致的黄疸。《明医杂著》卷二:“若时气发热,变为黄病,所谓瘟黄也。”《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症见高热神昏,身目呈浑黄色,小便赤如

  • 医学近编

    书名。20卷。清·陈治撰。约成书于1697年左右。本书为《证治大还》之一种,内容主要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病证及治疗(包括中风、类中风、类伤寒等90种),每种引录各家学说,参以个人见解,予以介绍。书中并

  • 肺移寒于肾

    肺的寒气移于肾,则肾阳不能蒸水化气,水失节制则泛涌上逆。《素问·气厥论》:“肺移寒于肾,为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