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轻解散

猜你喜欢

  • 旋覆花汤

    ①《金匮要略》方。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水煎顿服。治肝着,症见胸胁痞闷不舒,甚则痛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初起时欲得热饮者,并治妇人半产漏下。②《圣济总录》卷八十四方。旋覆花一两,赤茯苓、桑白

  • 燕窝疮

    病名。指生于枕骨下发际处和下颏部的疮疡。后者又名羊胡疮。由脾胃湿热郁于皮毛,复感风邪而发。皮损小如粟米,大如绿豆,色红,热痒微痛,搔破后流黄水,浸淫成片,故又叫黄水疮。治宜祛风胜湿,凉血清热,内服芩连

  • 骨痹

    病名。①指风寒湿邪内搏于骨而致的痹症。多由骨髓空虚,邪气乘隙侵袭所致。《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痠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症见骨节疼痛,四肢沉重难举,有麻冷感。治宜补肾祛邪,用安肾

  • 心阴

    指心的阴液,与心阳相对而言。其生理、病理和心血密切相关,心阴充沛则心阳和煦,心血亦充足;心阴亏虚则心阳独亢,心血亦衰少不荣。心阴亦与肺阴、肾阴等的消长盈亏有关,如阴虚内热的病症,往往同时表现心、肺、肾

  • 折针

    又称断针。指针刺时针体发生折断的现象。《针灸聚英》:“折针,本草云,医工针人而针折在肉中不出。”多由针身伤蚀,操作粗猛,体位变动或外力碰撞所致。针折后,患者应保持原体位,如断端尚在体外,可即拔出;如断

  • 卫气营血辨证

    清·叶天士所创的温病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分为卫气、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各有其相应的证候特点。病变按卫、气、营、血逐步发展者为顺传;由卫分迅速发展至营分血分者为逆传;

  • 热气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热气则说物不章,言而遑。”参见七气、九气条。

  • 灵枢悬解

    书名。9卷。清·黄元御撰。注。刊于1756年。本书根据通行本《灵枢》81篇的主要内容,按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脉象、外候、病论、贼邪及疾病9类的次序重予编次,并在个别原文段落之后加以简注。现有《黄氏

  • 香茸

    出《本草图经》。为香薷之别名,详该条。

  • 痰晕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属痰饮眩晕范畴。《症因脉治·内伤眩晕》:“痰饮眩晕之因,饮食不节,水谷过多,胃强能纳,脾弱不能运化,停留中脘,有火者则煅炼成痰,无火者则凝结为饮,中州积聚,清明之气,窒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