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要略
见南病别鉴条。
见南病别鉴条。
孕妇舌卷而短,或黄黑燥裂有芒刺。为里热炽盛,灼伤肝肾之阴,属险候,急当泻下存阴(见《伤寒舌鑑》)。
出《神农本草经》。为鹿角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吴辰灿条。
见《外科全生集》。即壁钱幕,详该条。
色诊之一。五脏反映于外的正常颜色。《灵枢·五色》:“真色以致,病色不见。”
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亦名阳汗。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浙江绍兴人,世居杨汎桥。曾从王馥原学医,对温暑时症、虚劳及妇女经带,颇有心得经验,为当地名医,病人求治者甚多。平生推崇叶天士《临证指南》及程氏《医学心悟》二书。其医案后由曹炳章集成
出《本草图经》。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J。《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
见《本草集要》。即月经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