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脾虚湿盛而致的呕吐。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久病或服克伐药,吐涎不止,脉大无力,属脾虚不能摄涎而涎泛上。”治宜理脾和胃。用六君子汤加减。
证名。指心悸、怔忡。详心悸、怔忡条。
病名。见《辨证录》卷十三瘰疬门。即瘰疬。详该条。
见《湖南野生植物》。为博落回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独脚柑之别名,详该条。
指针刺前,将针置于机体近处暖热后再予针刺。《针灸聚英》引《素问遗篇注》:“毫针于人近体,暖针至温,又曰著身温之。”意同口温,今已废用。
见司牧安骥集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石荞苧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