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逆经

逆经

病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亦名经从上逆经从口鼻出、经行吐衄、倒经等。是指经期中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口鼻出血。多因肝经郁火炽盛,经期冲脉气盛血动,血随气火上逆;或阴虚肺热热伤肺络所致。在经前或经期者,多属内热壅盛,迫血上行之实热症。治宜泻热凉血。方用三黄四物汤顺经汤等。经后者,虽属血虚,但仍为阴虚余热内扰之虚热症,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地黄汤麦门冬汤之类。

猜你喜欢

  • 栀连平胃散

    ①《症因脉治》卷二方。栀子、黄连、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水煎服。治暑气呕吐;或脾热痿软,肌肉不仁,身重不能转侧,纵缓不能举动。若呕吐,呃逆而口渴者,加葛根、竹茹。②《症因脉治》卷一方。栀子、木瓜、秦

  • 玉带风

    见《湖南药物志》。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 蚕豆衣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即蚕豆壳,详该条。

  • 蚶子壳

    见《本草蒙筌》。为瓦楞子之别名,详该条。

  • 红铅

    指初潮月经。明·万全《广嗣纪要》:“月事初下,谓之红铅。”

  • 血山崩

    病名。指血崩。《中藏经》卷七:“治血山崩甚者,以凌霄花焙干为末,酒下三钱。”详血崩条。

  • 王一仁

    【介绍】:民国时期医家。新安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曾任上海中医学会秘书长,主编《上海中医杂志》多年。著有《中国医药问题》等书。

  • 赤眼

    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指白睛赤候风火眼。《秘传证治要诀》卷十:“赤眼有数种:气毒赤者,热壅赤者,有时眼赤者,无非血壅肝经所主。”即目赤,参见该条。

  • 少阳之人

    “五态之人”的一种类型,出《灵枢·通天》。其外貌特征是“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常出于背”,性格特征是“諟谛好自贵,……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体质特征是“多阳而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

  • 痱子草

    ①见《安徽中草药》。为石香薷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石荠苧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