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青海药材》。为肉苁蓉之药材名,详该条。
出《食疗本草》。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喉科杓指》卷二:“凡伏寒之症,其色必紫,治法同伏寒喉痈。”乳蛾之因于寒邪内伏、复感外邪而发者。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等加减。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伴发抽搐者。又称打窝风。
【介绍】:民国时期医家。新安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曾任上海中医学会秘书长,主编《上海中医杂志》多年。著有《中国医药问题》等书。
骨骼部位名。指肩胛骨上角部,又称伏骨。《针灸甲乙经》:“天窌,在肩缺盆中,毖骨之间陷者中。”
见《药材学》。即柿霜,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虎掌草之别名,详该条。
五善之一。口和不渴,小便清长者为肾善(见《外科正宗》)。
疾病的发生和经过。《灵枢·寿夭刚柔》:“谨度病端,与时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