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为痈之发于耳门者。多由肝经火毒上灼所致。《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耳门痈受在肝经,毒气传注,血不周流,此是恶毒证也。”治宜清肝解毒。初起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神授卫生汤等加减。
【介绍】:见淳于意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普济方》卷三。即乳蛾。详该条。
【介绍】:见刘若金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即经闭。详该条。
病名。骭,胫骨也(《说文》)。宋《荘季裕著鸡肋编》:“疮发于足胫骨旁,肉冷难合,色紫而痒者,此人谓之臁疮,南人呼为骭疮,其实一也。”即臁疮之别称。详臁疮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肩胛部。《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蠹疽之多发、大小不一者。证治见蠹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