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药物》。即刺三甲,详该条。
见《中国经济植物志》。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桐叶,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东旸。江苏江阴人。著有《医学求是》、《吴东旸医案》(1879年)。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水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①《罗氏会约医镜》卷九方。蜜炙黄芪一两,白术三钱,附子二至三钱,干姜(炒黄)一钱半,炙甘草一钱,熟地黄一两,当归身三钱。水煎服。功能益气固脱。治血脱气亦随之而脱,以致昏愦者。方中加人参更佳;若泄泻,去
治则之一。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病轻而症状较多,可主症、兼症并治;或标病、本病同时夹杂,可标本兼顾,补泻兼施,寒热互用。
出《神农本草经》。即益母草,详该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