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明脉解篇

阳明脉解篇

素问》篇名。吴崑注:“解,释也。是解释阳明经为病之义。”本篇分析阴阳经脉实热证状和病理变化,说明阳明病恶木、恶火、恶人的道理,故名。

猜你喜欢

  • 一滴珠

    见《江西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 感湿嗽

    病名。指肺感湿邪引起的咳嗽。《张氏医通·咳嗽》:“感湿嗽者,脉细而缓,身体重著,骨节烦疼,或自汗,或小便不利。麻黄加术汤。”参见咳嗽、伤湿咳嗽条。

  • 漏下不止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指经漏。详该条。

  • 急性阑尾炎

    急腹症之一。属祖国医学肠痈范围。多因饮食失节,寒温不调,情志所伤,暴急奔走等而成。症见脐腹部走窜疼痛,数小时后固定于右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伴恶心呕吐,寒热不适,进而热盛肉腐,瘀结成块,形成阑尾周围

  • 子狂

    病证名。《傅青主女科》:“妇人怀妊有口渴汗出,大饮冷水,而烦躁发狂,腰腹疼痛,以致胎欲堕者,人莫不谓火盛之极也,抑知是何经之火盛乎?此乃胃火炎炽,熬煎胞胎之水,以致胞胎之水涸,胎失所养,故动而不安耳。

  • 蛇皮

    出《雷公炮炙论》。即蛇蜕,详该条。

  • 被鬾(gi 奇)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即继病。详该条。

  • 蝎虎草

    见《救荒本草》。为回回蒜之别名,详该条。

  • 云雾草

    见《陕西中草药》。为松萝之别名,详该条。

  • 本草纲目拾遗

    药物学著作。10卷。清·赵学敏撰。刊于1765年。本书收录《本草纲目》一书所未载,或已载而需予补充的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诸谷、诸蔬、器用、禽、兽、鳞、介、虫等18类共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