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痧

阳痧

痧证之一。①指痧证腹痛而手足暖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阳痧,腹痛而手足暖者是也,出血即安。或因郁气不通之故。”宜荆芥汤。②指热毒郁结之痧。《痧症度针》卷上:“阳痧,即热毒郁结之痧,多因冒暑耕耘,趋炎奔走,或怒劳郁勃,或醉饱迎凉,皆能成痧。发则头痛眩运恶心、腹痛、面赤、目红,甚则护心噤口,汗出如油。治之不速,不半日而死。凡见此等热痧,其四肢必温暖,脉必暴数,或沉伏。与阴痧不同,切不可饮热粥、热汤,尤最忌姜汤、烧酒之类,反致不救。法当先刮后放,并鼻卧龙丹,调服痧药,以开闭塞,而通结滞,或令饮冷水,亦可解毒回生。”参见条。

猜你喜欢

  • 辨舌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从书条。

  • 沈虞卿

    【介绍】:北宋人,生平不详。撰《卫生产科方》1卷,已佚。

  • 枪头菜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苍术之别名,详该条。

  • 週经

    指月经一年来一次。夏福康《女科知要》:“有一年一行谓之週经,此皆生理上之特异,非关病也。”参见避年条。

  • 达生真诀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 督脊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小儿暴痫,若脊强反张,灸……督脊上当中。以大椎度至穷骨中屈,更从大椎度之,灸度下头,是督脊也。”即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与尾骨端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癫痫。艾炷灸3~5壮;或艾条

  • 苍子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苍耳子之简称,详该条。

  • 血虚滑胎

    滑胎证型之一。孕妇平素血虚,有滑胎病史,怀孕后阴血益虚,胎失滋养。症见神疲无力,面色淡黄,或有浮肿,腰痠腹痛,甚则阴道流血,以致胎动欲坠。宜补血益气,以防滑坠。方用胎元饮(人参、当归、杜仲、芍药、熟地

  • 皂荚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方。炙皂角(去皮子,炙焦黄)二两,川椒一两,细辛一两半。为末,盛于胶囊中,大如指,纳入阴中。治妇人黄瘕,症见经行不利,左胁气结,阴中刺痛,淋露黄汁。

  • 虚劳吐血

    病证名。见《千金要方》卷十二。指由五脏虚损导致的吐血。如心经阴虚,火盛动血,证见虚烦不眠,怔忡健忘,神气不安者,宜滋阴降火,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若心阳不收,汗出惊悸,以及心火不下交于肾,而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