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气血虚衰。表现为少气懒言、心悸神疲、头晕视蒙、食少肢倦、腰痠腿软、失眠梦遗,舌淡嫩,脉虚弱等症。
见《临证指南医案》。为石斛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九节菖蒲之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指月经不调。清·潘蔚《女科要略》:“若经血之来,前后多少,有无不一,谓之不调,不调则为失信矣。”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耳中穴,在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耳轮脚之中点处。直刺0.1~0.2寸。
即沙参麦冬汤,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后顶,见该条。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猴枣之别名,详该条。
详针麻诱导条。
出《素问·气穴论》。即腑输,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