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小儿脉法。《幼幼新书》引《宝童》:“孩儿五七岁,五藏脉方现。中指两畔内,于中仔细看。左主五脏,右主热生惊,洪大主热,弦数主肝动风,七八至为息数和平。”临床可作辨证参考。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复溜,见该条。
经验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青黛、白矾、冰片。为细末,每用适量,外涂患处,日2~3次。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疱疹性口腔溃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扶突,见该条。
推拿穴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一手有五穴,分别位于拇指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及食、中、无名、小指近端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处。《厘正按摩要术·取穴。阴掌图注》:“五指中节有横纹为五指节。”能祛风化痰,苏醒人事,
见《张氏医通》卷十三。即舒筋散,见该条。
项(后颈)部上方的头发边缘部。见发际条。
闻诊内容之一。嗅闻病人身体、口腔和各种排泄物的气味。如身上有溃腐疮疡,则发腐败的臭气。瘟疫或肝肾病危重时,也常有特殊臭气。肺胃有热,则口气臭秽。胃有宿食,则口气酸臭。肺痈咯脓血痰,则味腥臭。鼻渊则鼻出
病名。①《肘后备急方》卷五:“恶肉者,身中忽有肉,如赤小豆粒突出,便长如牛马乳,亦如鸡冠状,亦宜服漏芦汤,外可以烧铁烙之,日三烙,令稍焦,以升麻膏敷之。”本病似包括疣赘及疤痕疙瘩等。②即腐肉。《外科理
见《药品化义》。为龙胆草处方名。详该条。